![]() |
|
![]() |
||
最近一段时间正值高考录取工作紧张进行,但是在体育特招生这一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录取中一再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情况,得到了媒体的重视和披露。
据《中国青年报》昨天报道,在天津某高校就其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过程中被举报存在舞弊徇私现象,一些达不到高水平运动员标准的学生却以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份得到录取。其中举报人提到的一个惊人的例子是:一位仅有网球二级运动员资格的学生,在通过该校测试时身份竟变为“游泳一级运动员”,此后记者通过查询教育部“高水平运动员录取网上公示”证实了该生这一录取身份。
在现场调查“飞鱼”所在的中学时得知,该中学好几年没有出过二级以上的运动员。尤其是限于学校的场地条件,学生的游泳项目很难开展,这几年也没有出过任何一个游泳二级或二级以上运动员。而对于上文提到的天津某高校的调查完全又是另一番景象,该校当年在篮球、田径、游泳3个项目上具备A类高水平运动员招收资格——依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此类招生高校可以给予某些学生特殊的照顾,比如当考生达到一级运动员或以上标准时,其高考总分只需达到当地第二本科最低控制线的60%即可被择优录取;一些运动成绩和学习成绩都特别突出的学生,还可以得到免试入学待遇。此外,该高校在网球、乒乓球等项目上还具备B类高水平运动员招收资格,但报考B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学生最多只能被给予当地分数线降20分录取的照顾条件。无论是报考A类项目,还是B类项目,考生均需在高考前参加报考高校组织的体育专项水平测试。由此,那位学生在高校组织的体育专项测试中,以二级网球运动员的身份获得了游泳一级运动员的资格也就得到了一些逻辑上的论证——这一“变身”,使“飞鱼”在高考文化课成绩上得到了200分左右的照顾。
而进一步调查的结果又有惊人发现,该高校在高水平运动员的招收上今年共有30多人的录取名额,在录取名单上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来自那位“飞鱼”所在的中学。关键在于,该中学是那所高校的附属中学,就读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那所高校的教职工子女,其中就包括“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