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距离张平5月31日从德国回津已经一个多月了,而距离她5月9日完成手术已经快两个月了。在这个闷热的夏天,张平注定要在家里度过每一天。面对今后近十个月的恢复期,自信、开朗的张平还要用她坚强的意志来支撑自己。
按照德国医生的要求,前三个月,张平都要持拐行走,伤腿不能用力,只能通过外力来让它得到屈伸的练习。从楼上走下来的张平,行动还是很利落,张平走路还要依靠拐杖,右腿穿着一条促进血液循环的“长筒袜”,膝部长约10厘米的刀口依稀可见。与刚回来时只能裹着厚厚的护具,把腿平放相比,现在,张平的腿已经可以屈着放了,当然还得靠外力把它放成各种角度。但可能还是因为恢复的时间不长,她的右膝还是会出现肿胀现象。
张平现在每天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在家里的两层楼间。客厅里放着恢复的机器,张平会按照医生的嘱咐,时不时地上去练练。不过,即使不用机器,她也有意识地练自己的腿,比如说坐下时,就把腿弯着架在旁边,过一会再放平,或者站起来走走,变变姿势。手术后大约三个月,这部从泰达医院借来的机器就可以还回去了,那时张平应该可以脱拐行走了。
说到这一段时间在家里的练习,张平一家人都特别有发言权:张平的妈妈拿出一张张平刚回来还没借来机器时父亲帮她练习的照片,当时张平躺在沙发上,父亲则充当起了机器的作用,慢慢地正帮她做屈膝的练习。张平跟记者说:“前几天用这机器练习,听着腿里有小声响,我们都挺怕,生怕这腿里出什么问题了。后来马上问问女排的王大夫,王大夫告诉我们软组织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才放下了心。”
在家休养了一个多月,张平瘦了,因为长时间没有大强度的训练,以前身上的肌肉也都萎缩了。看着自己的变化,一向开朗的张平也有些沉默。“其实如果当初就知道是要一年才恢复,我就不做手术了。”张平说。去德国之前了解的情况是几个月就能恢复,但术后才知道如此复杂的恢复要一年,而后才能开始一个普通运动员的训练,这对于当初还要冲击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张平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打击。从小就开始排球训练的张平,家里摆着不少她的奖杯和奖牌,但是张平并不会没事就拿出来看看它们,相反,因为自己现在的状况,她有些回避以往的辉煌。现在的张平正经历着从头开始,更希望她能走好现阶段的每一步。
两个月过去了,张平正在按部就班地练习,她也在一步步向着重返赛场努力。张平的父亲张景岗是她的启蒙教练,在平时的训练中也一直没少提醒张平,这段时间也不例外,他和记者聊起了张平这一个月来的生活时说:“这些日子,我经常带她到小区里的乒乓球发球机那打乒乓球。那个发球机发球很快,我就让她拿个拍子挡球,练练反应。”这恐怕是张平这段时间内强度最大的训练了。虽然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好起来,但是张平和她的父母也都表达着这样的心声:“既然手术已经做了,也挺成功的,就得养好。”视排球如生命的张平,正在渡过她生命中最大的一个难关,还是希望能早一天重返赛场。
虽然天天在家养伤,但她并没有远离天津女排。“队里的教练和队友都来看过我。”张平说。而且大家隔三岔五的就来看她,跟她聊聊天,开开玩笑,都挺高兴的。张平很向往与大家在一起的日子,当说到全队下月要去泰国打比赛,张平还开玩笑地说:“让我也跟着去吧!”每天行动不方便,让张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家里,看着窗外马路对过的大楼,张平还打趣说:“快拿望远镜来,看看那楼上的字是什么。”在家里的时间,张平又开始画画了,从在体校时,她就喜欢照着卡通书画些卡通人物。后来训练比赛时间忙了,就难抽空画了,现在张平没事的时候又会拿出大画本,照着卡通动漫画画。平时看电视、上网成了她主要的活动,傍晚时分还会在父母的陪伴下,到楼下蹓蹓,用张平自己的话说,叫“放风儿”。张平的父亲也说,每次到楼下,都会有不少球迷过来要求签名、合影,也会问问她的伤。对于未来,虽然并不明朗,但张平和她的家人还是坚信,只要努力,就会收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