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蹴球起源于清代的踢石球,原称“踢石球”,是从我国古代蹴鞠运动发展而来的,在满、蒙、回等民族中较为流行.1999年,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蹴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蹴球的比寨场地为边长1O米的正方形平坦场地,所蹴之球为直径1O厘米的硬塑料球,分红、蓝两色,标有可1、2、3、4的数字,1、3号球为同一颜色,2、4号球为另一颜色。运动员用脚底“蹴球”,使之向前滚动,依据所“蹴”之球碰击对方或本方球的情况计算得分。比赛分两个阶段,当一方或双方达到40分及以上时,比赛暂停,休息三分钟后继续比赛,每场比赛当一方首先达到或超过80分时为获胜,比赛结束。
由于蹴球的器材简单,场地面积小,玩起来举止文雅、变化多端、极富情趣,老少皆宜,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好项目。
根据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蹴球竞赛规程,设有男子单蹴、男子双蹴、女子单蹴、女子双蹴、男女混合双蹴等竞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