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北方网专稿(记者谢力强):抢先一步,是不断的创新;坚持不懈,是踏实的苦干。创新加上实干,就是天津工业大学体育竞技中心取得现在成绩的精髓所在。
在全国的各个高等院校中,天津工大的竞技体育工作是最有特色的。在组织结构上,他们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创建独立的体育竞技中心,主抓竞训和科研工作;在创建高水平运动队方面,他们不同于其他高校着眼于争夺退役运动员,而是把眼光放在有潜力的小队员上,实现高校自主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方面,他们不吝成本、精益求精,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由高校为国家输送高水平运动员”的概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工大竞技体育中心,创新早已深入到方方面面中。“抢先一步,占领制高点”是中心主任田建君的口头禅,他把这句话经常挂在嘴边即是为了不断提醒中心的全体员工要注意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也是时刻给大家指名他们目前所处的位置——全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制高点。其实,在抢先一步与占领制高点之间,田建君省略了一句话,那就是坚持不懈、埋头苦干。思想意识上抢先一步、具体行动上坚持不懈,这样的团队不占领制高点谁又能占领制高点呢?
中国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起于1986年,是按照原国家教委《关于部分普通高校试办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的部署下逐渐开展的。天津工业大学是原国家教委批准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最早的高校之一,当时年仅35岁的田建君承担了这份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把高水平运动员引入高校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习惯了在运动队中生活的运动员们并不希望进入高校这个陌生的环境,毫无条件的享受国家的训练、比赛津贴让很多运动员都有了惰性,从小就从事专业训练没有相应的文化课基础也让他们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这些给田建君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在这种局面下找到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谁能在全国最先走通这条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之路呢?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借鉴国外的高校体育发展经验,田建君发现把退役运动员引入高校并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虽然那样出成绩快,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难题。高校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完成的人才输送、培养一条龙的战略体系,把吸收退役运动员转化为为国家竞技体育输送人才!
虽然在现在看来这已经成为了普遍的共识,但在10几年前,田建君提出的这个观点还被很多人认为是痴人说梦。高校能为专业运动队输送人才?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田建君没有理会别人的态度,在其他高校争相抢夺退役运动员时,田建君来到了全国各地的高中、体校,为工大体育的发展储存着后备力量。截止到2007年,天津工业大学已经与天津二中、天津耀华中学、天津津华中学、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体育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体工大队(游泳)、辽宁省大连市体校(排球)、辽宁省沈阳市健美操俱乐部、辽宁省辽阳市教委、河北省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山东省烟台市体育局、山东省淄博市体育局、山东省威海市体育局、内蒙古包头市体育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体育局、国家体育局社体中心(龙舟)、澳门体育发展局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培养体育特长生的关系。一张庞大的人才培养战略图经过10几年的耕耘终于形成!而此时,再也没有谁能阻挡天津工业大学体育发展领先全国的局面!
2003年,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工业大学成立了以田建君为带头人的体育竞技中心,一举将高校的竞技体育发展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一个创举。体育竞技中心成立后,明确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指导思想,即:坚持社会主义办队方向,全面贯彻国家教育部和天津市教委的方针、政策,始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运动员作为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根本任务;坚持“严谨、严格、求实、求是”的优良校风;坚持“教研训相长、学能绩并进”的办队理念,努力提高高水平运动队的竞训质量、科研水平和办队实力;坚持不断深化竞训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信念坚定,专项扎实,训有专长,实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竞技体育人才;坚持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放眼世界,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促发展,努力把天津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国家高校高层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有了后备人才的充分保障,有了先进的体制管理制度,再加上这样明确的目标和发展道路,天津工大竞技体育飞速发展。
2001年,天津工业大学与天津体育局达成共建天津男排的协议,填补了天津10年没有男排专业队的空白。经过几年的努力,天津男排在2005赛季重返中国男排甲级联赛,并且连续三年在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目前,天津工大的男排青年队也已经跻身全国青年排球联赛的前三名,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培养模式;天津工业大学游泳队完全采用美国、澳大利亚等游泳强国的训练理念,他们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体工大队合作,连续三届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游泳比赛,取得了5金5银1铜的骄人战绩;天津工业大学龙舟队成立于2001年,成立后连续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龙舟比赛的冠军,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龙舟协会的主席单位;2004年,天津工业大学率先建设了中国大学中最先进的沙滩排球场,并与天津体育局合作共建天津女子沙滩排球队,2007年7月在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中荣获冠军。首次让沙滩排球这样的高雅运动走入大学校园;2007年,天津工大体育竞技中心与天津民委合作,建立了天津民族体育发展的基地;2007年,中国健美操国家队落户天津工大,建立训练基地,使天津工大成为我国首个拥有国家级运动队的普通高校;在田径的竞走、投掷,男子篮球等项目上,天津工大也已经展示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为了备战2012年在天津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天津工大体育竞技中心已经提前布局,组建藤球队,力争为天津代表团再立奇功……抢先一步,天津工大体育已经占领了制高点!
天津市委第九届党代会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是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我们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更好地指导实践。”对于天津工业大学体育竞技中心来说,今后五年也是他们发展的关键时期。2012年,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将在天津举行,这是天津历史上第一次承办全国大型综合性赛事,作为天津大学生体育发展的先头兵,天津工大已经开始进入了2012年大运会的备战工作。在2007年举行的全国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天津工业大学的学生共获得8枚金牌、6枚银牌和6枚铜牌,以总分317分的成绩排在全国200多所参赛高校的第九位,在天津市11所参赛高校中名列第一,再次捧得“校长”杯。面对第九届大运会,天津市政府明确提出了要力争四项第一的总体目标,这让天津各高校的体育负责人压力倍增。天津工业大学在第八届大运会结束后马上开始了布局调整,在校党委副书记李克敏的带领下认真总结了过去20年来发展的经验,提出了要争取在全国参赛高校中总分第一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天津工业大学体育竞技中心本着抢先一步、动手早的原则,在短时间内调整了10支运动队,将所有2012年大运会期间不适龄的队员全部调整离队,相应补充了很多非常具有潜力的年轻队员。在07年底进行的天津工大体育特长生专业考试中,来自全国各地170名具有一级运动员资格以上的队员参加了测试,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各个省市青少年组的冠军队员。如此快速的动作,如此先进的理念,2012年大运会,天津工大一定会得偿所愿。
“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促发展”,在天津工业大学体育竞技中心成立五年多的时间里,学校对中心的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天津工大每年对竞技中心的投入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占学校发展总投入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而体育竞技中心也在越来越多的影响着整个工大的发展。首先,体育竞技中心每年都会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摘金夺银,这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也可以激励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让他们拥有自豪感,还可以带动学校的招生与毕业生的就业;其次,竞技体育强调的是“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民族体育强调的是“团结、和谐”,工大竞技中心很好的把这两者融合起来,提出民族体育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再次,竞技体育项目的开展提升了天津工大整体的窗口。例如沙滩排球项目的开展,让高级休闲运动首次走进校园,带动了学校提出的“走进阳光下、走进大自然”的活动,也让学校在这方面与世界合拍;竞技体育展示的是一种健康的美,这种美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积极提倡的,天津工大健美操队每年都会代表天津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赛事,还会参加天津市春节联欢晚会,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形象,正是天津工大竞技体育中心的努力让天津的大学生拥有了如此美丽、健康的形象。
经过四年多的运营,天津工大体育竞技中心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0支运动队、近200多名运动员的机构。而在今后,这个机构还将继续发展壮大。如今,天津工大体育竞技中心已经成为了支撑天津工大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但是田建君对此并不满足,他总是在说,“我希望天津工大能够成为一所以体育扬名世界的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