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6月30日下午,记者终于“逮”到百忙之中的冯骥才,完成了采访。采访进行得很顺利,因为一提到奥运会,一提到奥运火炬的传递,冯骥才便有许多话要说。
众所周知,冯骥才是由天津老百姓推选出的奥运火炬手,其在天津市民心中的威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我是作家出身,和许多读者都从未谋面,但我正是被这些不认识的人投票选为火炬手,这让我很感动,因为由此我感受到大家对我的关心、支持和认可。”感动之后便是期待。身高1.92米的“大冯”年轻时曾是一名篮球运动员,他说现在虽然年龄大了,不能去尝试激烈的运动了,但还是要过过“眼瘾”。前天凌晨的欧锦赛决赛直播,冯骥才便一点没落地全看了。除了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田径、台球,甚至并不热门的射击、射箭和曲棍球等项目的比赛,冯骥才只要有时间都会津津有味地去欣赏。自称为“体育粉丝”的他看来真的名不虚传。
刚当选为火炬手时,冯骥才每天晚上都在自家的跑步机上练习跑步,后来觉得这种“原地跑步”和真正的跑步感觉还是不太一样,便又到小区里练习。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冯骥才经常会深入到各地村庄进行调查,他深信通过这种锻炼形式,自己完全可以达到火炬手的体能要求。
“奥林匹克精神包含着公平、正义、参与、拼搏、挑战、顽强……它实际是全人类的精神,是人类经过几千年的曲折历程总结积淀下来的真理,是人类的文明。奥运火炬正传递着这种精神,它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传递和象征。古希腊神圣的火种从西方文明古国开始,经过几大洲几大洋人们的手手相传,来到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中国,来到北京,我们中华民族应该为它增添新的东西,成为人类共有的宝贵遗产。”冯骥才说,通过奥运会的举办,中华民族应以其特有的精神和境界,为奥林匹克注入新的成分和因子,让全人类共同分享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这是我们最该思考和努力去做的。
天津是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每一位天津市民都在积极迎接奥运、贡献奥运。冯骥才直言,通过他长久以来对天津人集体性格的了解和研究,他敢打保票天津和天津人民一定会为奥运会、为中国添彩。“天津人热情好客、急公好义、注重大局,而且这种热情是不刻意而非常朴素地表现出来的。天津这座城市亲切、平民化,相信天津会以这种特有的气质给世界各国的客人留下最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