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48公斤级决赛中,中国的“姐妹花”陈燮霞和陈苇绫成为了场上焦点。最终,陈燮霞以破奥运会挺举和总成绩记录的骄人战绩勇夺金牌,中华台北的陈苇绫则位列第三,而她距离银牌一度如此之近。
陈苇绫是中华台北的实力派举重运动员,她毕业于台北“国立体院运动竞技研究所”。2003年,陈苇绫在亚洲举重锦标赛上获得了女子48公斤级的第四名;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陈苇绫仅获得了第11名,但随后她的成绩开始突飞猛进。陈苇绫的举重成绩在中华台北已经没有对手,她的梦想是在北京奥运会上赢得奖牌,现在她完成了自己的愿望。
陈苇绫的第一次抓举要了84公斤,她轻松地举起了这一重量,现场观众在她每一次出场都给了她东道主选手一样的欢呼和呐喊。随后陈苇绫两次试举87公斤,但最终都未能举起杠铃,这也为她此后的比赛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现场观众热烈的呐喊声中,陈苇绫顶住心理压力,开始了自己凶狠的反扑。第一次挺举举起了108公斤的重量后,陈苇绫乘胜追击,又举起了重达112公斤的杠铃,这一成绩已经能让她稳获第三名。然而陈苇绫并未满足于此,她向银牌发起了最后的成绩。在试举115公斤的重量时,陈苇绫距离成功仅一步之摇,但最后时刻的晃动却使她失去了重心,并狠狠地摔到了地上。最终,土耳其的厄兹坎凭借陈苇绫的失误幸运获得银牌,陈苇绫则以总成绩196公斤获得了铜牌。战胜压力,挑战自我,陈苇绫在决赛中做了自己能作的一切,她所获得的铜牌,与陈燮霞夺得的金牌一样闪耀,一样熠熠生辉。
这也是陈苇绫为中华台北代表队获得的第一块奖牌,在首日就能夺得奖牌,这是中华台北代表团所没有想到的,雅典奥运会他们只获得了2金1银2铜,而第一天就获得奖牌也创造了中华台北代表队的历史。难怪中华台北奥委会秘书长陈国仪说:“来到北京,就等于我们主场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