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奥运人家 |
住在幽静的四合院中、喝着传统的北京大碗茶,在观赛之余享受着老北京人特有的悠闲生活,这就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旅游局为游客们提供的“奥运人家”服务。随着奥运会的开幕,“奥运人家”的知名度也是越来越高,除了住宿之外,这里的发展又有了新的变化……
![]() |
奥运人家室内布置彰显中国传统文化 |
游客比住客多
“奥运人家”诞生的初衷,是为了缓解奥运期间外国游客在北京的住宿压力,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在北京有“家”一样的感觉。据了解,“奥运人家”是从2008年初开始招募的,共有城八区1118户家庭报名参与,最终评出598户。大部分入选家庭或者邻近奥运场馆,或者邻近文化古迹,所在街道和胡同也都很有特点,能够让客人深切感受到老北京所特有的皇城文化与传统特色。这些“奥运人家”一共可以提供726间客房,一次可接待1000多名中外游客。
![]() |
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大床 |
但是随着奥运会的进行,“奥运人家”逐渐出现了两种情况:收拾干净的普通单元房住客寥寥,而毗邻后海的老四合院却成为旅游的景点。虽然有很多外国游客前来北京观看奥运会,但并没有给北京市造成很大的接待压力,很多星级酒店至今仍然有不少的空房,房间价格也并不比每晚50至80美元的“奥运人家”贵上很多,所以这让一些并没有中国特色的单元住宅失去了竞争的资本。
![]() |
饮食透明卫生 |
而后海附近的老北京四合院却成为外国游客关注的对象。为了探访“奥运人家”,记者来到了位于后海附近的南官房胡同,在这里有北京市旅游局选定的北京市首个“奥运人家”。当记者来到这个百年四合院时,并没有看到房客,而是发现了很多前来观光的游客。
![]() |
四合院的大门 |
从与游客们的攀谈中得知,他们希望领略老北京的传统文化,看看老北京著名的四合院,而对住宿的需求却并不强烈。相比于最低50美元一晚的住宿费,20元一张的“奥运人家”门票可能是游客们更经济实惠的选择。在“奥运人家”内,记者看到房主会为买票进来参观的游客提供讲解服务,向他们介绍老北京的传统,并向游客赠送大碗茶。摆在屋子中间、由北京市旅游局颁发的印有“奥运人家”的瓷盘,证明了这间老四合院特殊的地位。虽然住宿的客人很少,但是从游客的数量看,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收入。
![]() |
外国游客购买门票 |
在“奥运人家”门口,记者看到了很多黄包车,他们为游客们提供“胡同游”服务。游客坐在车上,一边穿行于北京的老胡同,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可以了解胡同的渊源。
![]() |
游客对四合院很感兴趣 |
奥运后路在何方
“奥运人家”虽然是奥运会催生的服务产品,但也为老北京的民俗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很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都希望能够领略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在北京,四合院文化、胡同文化就是北京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 |
特色胡同游 |
据记者了解,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奥运人家”这个特定的称谓将不会被保留,其去向将分为两方面:一些单元住宅将恢复为民宅,不再具有接待游客的功能;而具有北京特色的老四合院,则会成为北京民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更多来京的游客享受这种老北京文化。
北京奥运会是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的一次盛会,不仅要展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更要展示中华民族5000年的传统文化。“奥运人家”已经不单纯是解决外国游客住宿的一种载体了,而是浓缩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这种黄包车挺有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