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生只想往前飞”,这是刘天王某名曲的一句歌词,也是“吊环王”陈一冰的写照。昨晚,追梦少年陈一冰以几乎无可挑剔的表现圆了自己的奥运金牌梦,也在最高级别的竞技赛场上为自己“吊环王”的头衔正名。
陈一冰出生40多天家里还没给他起名字,原因就是他出生时没足月,生下来又瘦又小,父母还以为他活不下来呢。之后父亲陈云峰在一次天津市职工滑冰比赛中拿到第一名,于是灵机一动给儿子取名为“一冰”。没想到24年之后,“陈一冰”这个名字竟在全国家喻户晓,成为天津人的骄傲。
父亲陈云峰回忆说:“一冰小时候个头儿比同龄人要小许多,但做什么事都挺利索的,而且灵活,机敏,透着一股机灵劲儿。”1990年3月的一天,母亲张秀智带着儿子来到天津体操业余体校。昔日“吊环王”董震的教练赵奇一眼就相中了年仅5岁半的陈一冰,觉得他是块练体操的好料子。赵奇将陈一冰招至麾下,没想到,陈一冰一练就是19年。
进入国家队一年之后,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将他调整到李博的组里。在教练李博的带领下,陈一冰逐渐崭露头角。2002年取得全国比赛吊环第七名,让陈一冰找到了突破口。随后,陈一冰的成绩不断上扬。终于找到了自己未来方向的陈一冰信念更加坚定——要做就做最强的!
2006年丹麦世锦赛是陈一冰的成名之战,首次参赛的他不但拿到了男团冠军,还将吊环金牌收入囊中。更为可贵的是,陈一冰在比赛中四次打头炮,并全部成功,表现出了极稳定的心理。2007年德国世锦赛,陈一冰又一次成功扮演了相同角色,“吊环王”的美誉早已不胫而走。当所有人都为这一体操赛场上的新鲜面孔的出色表现感到惊奇时,陈一冰却淡定地说:我还有更大的“野心”。
陈一冰的梦想是奥运夺金,在他的心中,那才是最强者的证明。中国人习惯做了再说,在传统的眼光中,这个小子真的有点狂妄。但是看了奥运会上陈一冰的出色表现,人们对他的狂妄却唯有敬佩。如今,多年的努力终于化为奥运舞台无懈可击的完美表演,陈一冰终于迎来了运动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这对我来说是最高的荣誉,我为这一刻已经等了很久。”陈一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