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新华网里加9月1日电题:一个拉脱维亚记者眼中的北京奥运会
新华社记者杨德洪
参加了北京奥运会报道工作的拉脱维亚《时报》体育部主任弗·伊万诺夫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畅谈了对北京奥运会的感受,他认为,北京奥运会取得了空前成功,也让后人很难超越。
伊万诺夫从事体育报道近20年,他说,参加北京奥运会报道的众多记者也都参加过此前多届奥运会的报道,很多记者都认为,从组织工作的角度来看,北京奥运会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让后人很难超越。他个人认为北京奥运会是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为以后的奥运举办国树立了目标和榜样。本届奥运会留给他的印象是“无可比拟”的,也是“终身难忘”的。他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证明,国际奥委会当初把奥运会的举办权授予北京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他同时认为,中国抓住了举办奥运会的契机,成功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明、文化和历史,展示了中国的国家实力和经济成就,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礼貌和好客,兑现了“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奥运会”的承诺。考虑到奥运之前中国还遭受了大雪、地震等系列自然灾害,奥运会的成功更加有力地证明,中国是“有能力”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有着光明未来”。
伊万诺夫回忆说,他最难忘的瞬间是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点火仪式,这是一个饱含文明底蕴的“中国式点火”,也是中国吸引世界的瞬间。他说,开幕式让时光不经意过去,让人们记住了很多。中国灿烂文化的展示、美丽的礼花……“在有限的时间内再现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文明”。他指出,置身开闭幕式的神奇时刻,他“无法停止赞叹”。他说,奥运会期间他感受到的是一个社会秩序良好、交通顺畅、拥有现代化地铁、让外国运动员、记者和游客都满意的北京。
伊万诺夫高度评价中国运动员取得的辉煌成就。他说,因为中国国歌随着运动员的夺冠而一遍遍奏响,好多外国记者都已经熟悉了中国国歌的旋律。在他看来,中国体育的成就源于国家的重视和运动员的艰苦训练。他说,奥运会期间刘翔因伤退赛之后的场景让人感动:有现场观众哭了,刘翔的教练在新闻发布会上潸然泪下……这一幕让在场的外国记者为之动容。伊万诺夫注意到,一些奥运场馆是高校的体育设施,这从一个层面说明了中国基层和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他指出,奥运场馆的高上座率是中国民众热爱体育的直接表现。
伊万诺夫指出,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齐聚北京,共同竞技,共同感受奥运会带给人类的欢乐,8月的北京成为世界的焦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