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世游赛五大项目中,今天拉开帷幕的公开水域游泳比赛,是外界最陌生的。几乎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它到底怎么比,又怎么看?
记者昨天赶到金山城市沙滩赛场,采访了上海游泳运动中心副主任、公开水域游泳资深国际裁判吉宏。一番了解后发现,看似“神秘”的公开水域游泳其实一点都不神秘。通俗点说,它就像是几种运动项目的结合体,既好看,又好玩。
水中“马拉松”
本届世游赛的公开水域游泳比赛一共7个项目:男女5公里、10公里、25公里,外加5公里团体计时赛。路线漫长,由此它也获得了一个外号:游泳“马拉松”。
吉宏告诉记者,以10公里公开水域比赛为例,全程游下来一般需要2个小时左右,恰好跟长跑的马拉松用时差不多。虽然路线看上去比马拉松短,但参赛选手在水中需要不停地游,而且全程不能接触其他物体作停留。因此,公开水域游泳也是一项公认的非常艰苦的比赛。
与马拉松稍有不同的是,公开水域游泳“只有距离,没有纪录”,因为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每次比赛的场地条件差别很大,纪录也就无从谈起了。
水中“F1”
与常人想象的不一样,公开水域游泳的路线并非一条直线,而是在一个长1050米、宽200米、全长2500米的长方形水域中“绕圈”游。这样一来,各种各样的战术就应运而生。
吉宏透露说,跟游泳馆里的比赛不同,公开水域游泳更刺激,更需要水中对抗,所以经常会有打斗和红黄牌。他提醒观众特别注意转弯处,“这是最热闹、最好看的地方。就像F1赛车比赛中的弯道是最好超车的地方一样,公开水域游泳也需要挤位、超越。只要不是故意拉、踹对手,合理的战术都可以用。”
有趣的是,这项比赛也有独特的“喝水战术”,赛道内设置了两处喝水点,但运动员不能停下来,只能一边游一边喝。不要以为,喝水是想喝就喝的,早在比赛之前他们就都设计好了,该在什么时候喝最有利,“这跟F1怎样选择进站加油也很相似。”
水中“环法”
吉宏推荐的另一大看点,就是比赛的最后冲刺阶段。众多选手同时发力,争先恐后,激起大片浪花,给人的感觉非常刺激。
“别看整个比赛长达5公里、10公里,好手之间相差并不会很大,往往要到最后1公里甚至500米才能分出胜负。这种竞争非常激烈,有时甚至必须通过高速摄像机来判断。第一名领游了大半天,说不定最后就被冲掉了。”吉宏说,“这和环法自行车赛里的冲刺是一样的。所以公开水域比赛,团队配合非常重要,一个队中谁领游、谁跟游、什么时候发力都非常有讲究。”
与环法自行车赛相似,由于比赛是在江河湖海这样的自然水域中进行,公开水域也是标准的“绿色体育”。“在国外很多城市,公开水域的电视转播跟环法这种赛事差不多,既是宣传比赛,也能通过比赛让外界欣赏到优美的自然环境。所以说,公开水域游泳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发展前景非常好。”
本报记者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