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7年前离开中国时,他以为自己的跳水生涯就此结束。7年后他不但重新站在世界杯的跳板上,更是获得了伦敦奥运入场券。近日在伦敦举行的跳水世界杯上,田亮昔日队友,如今已经是马来西亚队教练兼队员的原江苏籍运动员黄强获得一枚男子3米板铜牌。据黄强爆料,其实他早在12年前就可参加悉尼奥运会,可惜最后时刻被“挤掉”。
12年苦等,终圆奥运梦
上一次黄强与奥运梦想很近的时候是2000年,当时18岁的他还是国家队的一线主力,他与田亮的组合一直被看好。他与田亮配对男子双人10米台,从1998年到2000年一直保持不败。
然而在跳水队确定最后名单的时候,黄强被胡佳取代,他在最后一刻无缘奥运会。至于其中的原因,黄强已经不愿意再去回忆。“和你们想象的一样,我知道他们在背后有动作,我有听说。但是我想也许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有一天教练把我叫到会议室里,当着我的面正式公布这个决定的时候,我那时整个人感觉都蒙了,想死的心都有。”落选后的第二天黄强就离开了国家队。随后他由于手部受伤,身高增加、体重加重,他选择了跳板,并且在2005年南京全运会摘得奖牌后选择退役。
由于他昔日的恩师杨祝梁已经在马来西亚执教,仍然怀揣着奥运梦想的黄强决定前往马来西亚。如今获得奥运入场券,重新出现在国际赛场的黄强,心态也改变了很多。“我水平最高的时候没去奥运会,现在水平最差的时候去奥运会,这种感觉很复杂。”
更改国籍,他们有错吗?
和黄强一样,有很多中国运动员因为种种原因更换国籍而后参加世界大赛,如原中国射箭队队员张金玲,原中国乒乓球队队员唐娜、冯天薇。从运动员的角度讲,如果在国内永无“出头之日”,他们只能更改国籍去拿世界冠军,去追逐自己的奥运梦想。
多数运动员吃的是“青春饭”,在尖子选手众多,竞争异常激烈(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项目),加上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下,很多实力很强的运动员只能沦为陪练或者是大赛前被淘汰出国家队,因此他们改换门庭无可厚非。
实际上,在对待运动员改国籍这个问题上,有些人并没有从一个公平的角度去考虑。当外国运动员将国籍改为中国后,有多少人欢欣鼓舞,认为在中国体育这个大家庭中又多了一位世界性人才。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同样的眼光看待中国运动员改国籍的问题?“我家大门常打开”,难道只是针对外国运动员?难道只允许进不允许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