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评邓华德的功过,应该分两段看。作为后姚明时代的救火主帅,个人认为邓华德是有功的。姚明逐渐从中国男篮“抽身”,加上郭士强在天津亚锦赛的惨败,中国男篮跌入了低谷遇上了瓶颈。这时外界和圈内对于中国男篮的前景是普遍缺乏信心的,这时要找一个能力足够强又愿意接手中国男篮教鞭的主帅并不容易。邓华德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从结果看来却是个正确的选择。亚运会金牌和亚锦赛冠军,这两项硬指标邓华德都率队拿下了。
不过拿下亚锦赛之后,邓华德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他执教中最强的一部分内容就是精神“催眠”,他已经成功让中国男篮的球员找回了精气神,也帮助球队重新赢得舆论的肯定。但是邓华德能力并不足以让中国男篮更上一层楼,在世界的舞台上中国男篮需要更有能力的导师。如果这个时候中国篮协能够当机立断,用一位更有能力的外教换下邓华德,情况或许不会是这样。可是在拿下亚锦赛的情况下换帅,这么没有人情味的事情似乎不像我们的作风,因此中国篮协的“沉默”似乎也可以理解。但当邓华德在新疆队“下课”,他已经失去了在国家队执教的舆论基础时,中国篮协的“不作为”则是罪无可恕了。
说起邓华德的能力,还有这么一段故事。一位国内的知名教练对邓华德在国家队执教的表现,用了“差那么一点点”来形容。他说当年看哈里斯和尤纳斯带队,感觉中国男篮和世界强队相比,就是差那么一点点而已;而看邓华德带队,感觉也是差那么一点点,就像看着邓华德在跳火盘,亚运会和亚锦赛都跳过去了,但总觉得差那么一点点就会引火烧身了。
邓华德还是引火烧身了,而且在伦敦赛场上还把中国男篮“祸害”了,而给他机会的是中国篮协。当邓华德唯一的杀手锏“精神胜利法”不再奏效时,当他在黑板上写下的“抛头颅、洒热血”等激扬文字不能再让中国男篮的球员热血沸腾时,中国男篮的不济、以及与奥运对手的距离就被放大到目前之惨况。邓华德的束手无策成为了常态,中国男篮的溃败也在无奈中成为了常态。
令人对邓华德更为反感的是,与澳大利亚比赛还剩3分钟的时候,他派上陈江华、周鹏、易立、张兆旭等年轻球员后,他就对比赛撒手不管了,他开始和王治郅等老球员一一告别。这秀做得太令人恶心了,比赛还没有结束,中国男篮的下一代正在为中国篮球的脸面而作最后的努力,战斗还远未结束。邓华德最后对待比赛的态度,实在很难让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