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本月22日,2015年亚洲杯预选赛第二轮比赛就将打响,中国国家队将在长沙贺龙体育中心迎战伊拉克队。昨天(18日)上午10时,刚刚集结的国足准时来到贺龙体育中心外场进行赛前训练。由于周末刚刚打完联赛,这堂训练课主要是身体恢复为主,但就是这样一堂再常规不过的训练课却出现了“极为激烈”的一幕,由于不满翻译对卡马乔所发指令的错误传达,来自大连阿尔滨的国脚陈涛与国足翻译周毅发生了激烈冲突。大赛将至,国足却出现了内讧,实在令人遗憾。
昨天,热身完毕后,队员4人分为一组,在小场地内练习接身后斜传,门前头球接力或是直接头球攻门,主帅卡马乔则在旁边不停地要求队员加快攻防速度和指正队员的跑位。陈涛一组在训练中完成了一次门线救险,正当辽沈晚报记者忍不住叫好时,卡马乔却在此时叫停了比赛,翻译周毅随即冲着陈涛发出指令。由于距离较远,辽沈晚报记者听不清翻译说的究竟是什么,但这句话却让一直专注训练的陈涛勃然大怒,他突然跑向周毅,两人随即爆发了激烈的言语冲突,直至相互推搡。
或许是事发突然来不及反应,也或许是已对周毅见怪不怪,正在一旁训练的国足队员和教练没有一人上前劝解。“显得理亏”的周毅在与陈涛相互推搡的同时不停后退。看到手下当众动粗,卡马乔赶紧上前挤进二人中间试图将两人分开。但盛怒之下的陈涛根本无视“身后来人”,一把将卡马乔推了出去,当卡马乔再次上身阻拦时,陈涛方才看清刚才被自己险些推到的“和事佬”是主帅卡马乔,但也并未因此罢休,而是在卡马乔的劝说下,才慢慢平复情绪后重新投入了训练。而被陈涛推开后又上前搂着陈涛肩膀不断劝说安抚的画面也映衬了目前卡马乔的尴尬境遇,糟糕的战绩,将责任推给球员的言行已令卡马乔威严扫地。
然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国足队员对周毅心生不满了。在国足以往的训练中,由于不懂足球术语,周毅常常出现偏差,这直接体现在队员跑动和选位不符合卡马乔要求,队员因此经常被卡马乔叫停训斥。但这显然不是队员的错,他们既委屈茫然,又气愤难当,陈涛与周毅的这次冲突,只是队员们积怨已久后的井喷而已。其实,卡马乔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在接受西班牙媒体采访时说:“我也不知道他和球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我们知道他以前没有从事过足球的相关工作,对足球术语掌握得并不多,所以我不知道他的传达是否与我的要求一样。”也正因如此,卡马乔昨天也未对陈涛险些推倒自己的“犯上之举”过多计较。
大战将至,事关生死,可已无路可退的国足却在此时爆发了内讧。22日,“决战”伊拉克也因此又多了一层隐忧。
还是那个翻译靠猜的周毅
似乎从卡马乔来到中国开始,时刻跟在他身边的翻译周毅就成为了国足队伍中另类的“焦点”,从他身上所引发出的话题与争议,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抢了卡马乔的风头。
当然,这些话题或者争议的核心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周毅的翻译水平。当他第一次在媒体面前为卡马乔担当翻译的时候,在场数十名丝毫不懂西语的中国记者就对他所翻译的内容的准确性产生了质疑,因为大家发现无论卡马乔如机关枪似的说了多久,周毅只用简单的寥寥几个词汇搞定了自己的工作。
而接下来,国脚们的吐槽在备战20强赛的那一段日子里可谓是铺天盖地,比如训练中搞不懂主教练的意图,比如抢圈练习,周毅翻译卡马乔的指令“四打二”,队员一头雾水。后来卡马乔学了简单的中文,直接说“四二”,队员都明白主教练是让大家四抢二,而周毅仍没弄懂。
这样的情况,导致不少国脚都曾表示,理解卡马乔的战术布置,有时候要靠猜。就连卡马乔本人都曾无奈的表示,“我也不知道他和球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我们知道他以前没有从事过足球的相关工作,关于足球的词汇并不丰富,我不知道他的传达是否和我的要求一样。 ”
随着对周毅的了解越来越多,大家终于找到了困扰翻译问题的结症,原来周毅虽然9岁就移民阿根廷,能够说一口非常流利的西班牙语,但是他却从未接触过足球训练,对于许多足球领域的专业术语完全不懂,所以说并不是外语好就能当好足球教练的翻译。
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周毅的质疑与声讨曾一度成为围绕国足的主流声音,但令人意外的是周毅的位置却始终稳如泰山,继续在卡马乔和国脚、媒体之间扮演着不太靠谱的传声筒。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卡马乔和周毅相处的非常愉快,也建立起了非常好的私人友谊,因此明知道周毅的翻译有些问题,却始终坚持把周毅留在自己的身边。
而另一方面,则是足协方面在选聘翻译上的毫无作为,从20强赛期间足协就曾多次表示要为卡马乔的团队再配备1到2名翻译,和周毅形成互补,主抓国字号的足管中心副主任于洪臣更是在20强赛主场不敌伊拉克的比赛后,表示会用最快的时间为卡马乔配备新的翻译,可时至如今,卡马乔身边还仅仅是周毅一个人。
当国足以惨败的方式被淘汰出20强赛时,人们在总结原因时,第一次将翻译问题列入了主要因素当中,尽管没有人认为翻译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但没有人会否认其在卡马乔执教过程中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如今,似乎国足又要因为同一个问题,重蹈覆辙了。
中国足球五大成功翻译
提到霍顿,我们就会想到谢强。提到桑特拉奇,一定会忆起李良石;提到米卢,虞惠贤的身影就会在眼前浮现。对中国足球而言,无论是国家队还是俱乐部,请外教都已经有了很长一段历史,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过不少为全国球迷所熟知的优秀翻译。
1.谢强
对应教练:前国奥主帅霍顿
谢强曾是中国国家队、国奥队主教练霍顿的翻译,热爱足球也善于沟通。准确、到位、妙语连珠,这是行家对谢强翻译的评价。当时甚至有媒体称谢强为“中国足球第一翻译”,这毫无夸张成分,霍顿时期,外教与队员之间的沟通完全没有障碍。也有媒体这样评价:霍顿不一定是最好的外籍教练,但谢强一定是中国最好的足球翻译。
2.李良石
对应教练:前鲁能主帅桑特拉齐
桑特拉奇1999年率鲁能泰山首夺“双冠王”,有三个人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是俱乐部总经理邵克难,另外两个是领队殷铁生和塞语翻译李良石。有人曾调侃道:邵克难是俱乐部头号人物,桑特拉奇是二号人物,李良石应为三号人物。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李良石当时在泰山发挥的作用,也表明他出色的翻译工作得到了俱乐部和球迷们的认可。
3.虞惠贤
对应教练:前国足主帅米卢
提起西班牙语翻译,多少都会怀念米卢的翻译虞惠贤。2011年,名嘴黄健翔就曾爆料有国脚开始对翻译周毅不满,称其中文水平和足球理解力明显不足。同时,黄健翔推荐了接替人选:“当年米卢的翻译虞惠贤,就是很好的西语足球翻译!而且有国家队经验,赶快请他吧!万达掏钱吧!”
4.李晨
对应教练:前国青主帅克劳琛
在足球圈,有这样一种说法:在国字号球队里,最成功的翻译是克劳琛的翻译李晨。2005年世青赛前,国青队在德国集训,李晨到队之后,领队冯建明与克劳琛谈话,双方情绪都有点激动,李晨给大冯翻译的时候,大冯指着克劳琛,李晨也指着老头。这被认为是最经典的翻译,从语言到形体全盘忠于“原著”。
5.付豪
对应教练:前国安主帅帕切科
帕切科执教北京国安后,付豪作为翻译准确、专业、生动地完成了工作,成为了主教练和球员、工作人员以及媒体的桥梁,被喻为“中国最牛的足球翻译”。他同主教练默契的配合,甚至情感上的统一都成为了北京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