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真的很聪明,只用20个字就把人生中最快乐的4个时刻总结了出来,而“金榜题名时”正是其中之一。现在已经不是古代,但高考还像当初的科举,“十年寒窗苦”同样是为了“一朝跃龙门”,不过,高考可是要比科举难太多。
为了能够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绝大部分的高中生可算是拼尽全力,十八九岁的年纪就已白发爬上头。然而,有些人却可以“抄近道”上大学,比如在精英体育圈,明星运动员们凭借赛场上的优异表现,不用进行高考就可以进入名牌高校,这样的“免高考”明星在中国相当多,单今年就又有600多名运动员获得了免试入大学的机会。
绝大部分运动员走进大学上课,是为了退役后的转型做铺垫,而提高学校知名度,则是各大知名院校上赶着录取这些体育明星的主要目的之一。不用高考就可以上大学,这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有些体育明星却不懂得去珍惜,这些在赛场上摘金夺银的明星们,进了大学根本找不到北,最主要表现就是“毕不了业”。
大学上了十年八年,就是毕不了业的体育明星不在少数。至于他们为什么长时间不能毕业,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运动员被大学录取时还没有退役,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训练比赛了,根本无暇顾及大学课程;二是运动员退役后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并全身心投入其中。总之一句话,就是没时间。
另外,有些明星大学生除了时间不够用外,从小训练造成的文化基础差,也是无法毕业的重要原因。跳水冠军田亮就是个典型例子,他2005年被清华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但因为要备战全运会而推迟学业两年。2007年退役后,田亮重返清华大学认真上课,甚至还担任了班级宣传委员。
然而,随着田亮在娱乐圈的事业越来越好,各种邀约应接不 |
|
暇,他在学校上课的时间自然也就越来越少。八年过去了,田亮至今仍未毕业,说到为什么这么久还没毕业,田亮的解释是“英语太差”。的确也难怪,能管自己女儿Cindy叫“森碟”,就这种口语,在英国城乡结合部都不见得能听到。
其实,时间和基础都是客观因素,关键还是要看自身的努力程度。相比田亮这种典型“学渣”,曾经开创了一个乒乓球时代的乒坛名将邓亚萍,则成为了从“体坛霸主”秒变“校园学霸”的好榜样。田亮与邓亚萍是清华大学校友,都曾在一个学校上课,差距有点大啊。
1997年,邓亚萍到清华大学学习。2001年取得了清华大学外语系英语学士文凭。随后,邓亚萍前往英国继续深造,先是在2002年获得了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之后又在2008年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土地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近八百年的历史中,第一次有像邓亚萍这种重量级的世界顶尖运动员拿到博士学位。
而放眼全世界,最伟大的体育明星“学霸”必须是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尔斯·玻尔,除了物理学家的身份之外,他在大学时期担任丹麦劲旅AB队的主力门将。尼尔斯·玻尔原本有可能入选丹麦国家队,但他比赛时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经常在足球场上一边心不在焉地守门,一边用粉笔在门框上排演公式。据AB队史料记载,在一场AB队与德国特维达队的比赛中,德国人外围远射,尼尔斯·玻尔却在门柱旁边思考一道数学难题。
其实,学渣也好,学霸也罢,体育明星们上大学,只不过是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一个过程,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就应该牢牢把握住。最后,还是跟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们说一句非常老套的话:“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绝对不是成功的“单选题”。当上帝关上了一扇门,请准备好跳窗户,外面的世界都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