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将于2017年8月27日至9月8日在天津举办。本届全运会共设33个大项、417个小项,赛期13天。这是天津市迄今为止承接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社会影响最为广泛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为了全面展示全运会筹备动态、进展与亮点,全运会组委会有关领导及各主要部门负责人将做客“津云”中央厨房,介绍有关情况。
组委会竞赛组织部副部长:李桂峰

  主持人:各位北方网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共话全运梦》。我是主持人明朗。今天做客节目的嘉宾是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全运会竞赛组织部副部长李桂峰,李局长您好。

  李桂峰:主持人好,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李局长,全运会是一项体育赛事。我们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竞赛,应该说大家也非常关注竞赛的内容。您作为竞赛组织部部长,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咱们部门主要的职责是什么?

  李桂峰:竞赛组织部下设综合处、竞赛处、信息编排处、场地器材处、颁奖处、竞委会处、调研处等7各工作机构。主要职责:一是制定全运会竞赛组织工作总体方案和重大活动方案;二是负责各竞赛项目场馆布局,指导、检查竞委会的竞赛筹备工作;三是负责竞赛器材的招标采购、检查验收;四是负责测试室赛整体方案的制定,并指导各项目测试赛工作;五是负责颁奖、体育展示方案的制定,指导、监督、检查各项目竞委会实施工作;六是负责竞赛信息编排工作;七是负责联络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和各运动项目中心和协会;八是负责建立赛时竞赛指挥系统;九是负责为国家体育总局及各运动项目协会开展调研工作提供支持;十是做好与组委会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

  主持人:虽说是短短的十条,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做起来是一个非常庞杂的工作。那么您再给我们梳理一下前期的筹备情况?

  李桂峰:前一阶段的筹备工作中,在组委会领导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们做了几项工作。

  第一是确立项目布局和场馆布局:本届运动会共设33个大项、417个小项,除激流回旋和射击(飞碟)等项目异地举办外,其他项目比赛全部在天津举行。在场馆布局上,本着节俭办赛的原则,既满足比赛需求又考虑赛后利用,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做到场馆建设与青少年体育相结合;二是与公共体育服务相结合;三是与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四是与竞技体育发展相结合。确立了以市体育局系统、高校和区级场馆为主,企业、社会场馆为辅的场馆布局模式,最终确定25个赛事承办单位,47个比赛场馆,分布在我市13个行政区。

  第二是完成竞赛器材招标采购工作:以全运会规程总则和技术规范为指导,按照“先赞助再租借最后购买”的工作原则,编制了“第十三届全运会竞赛器材清单”和《第十三届全运会竞赛器材管理办法》。目前,竞赛专用器材、辅助器材、通用器材涉及的900多类,5000多个品种,50多万件器材已完成招标采购工作,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第三是组建项目竞委会:项目竞委会是在组委会统一领导下,在组委会各部门指导下的独立运行机构。突出以竞委会为办赛依托的工作思路,制定了《第十三届全运会项目竞委会组建工作方案》,成立竞委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竞委会工作。并于2016年10月11日召开了项目竞委会成立大会,同时,与国家体育总局各项目中心共同组建了51个项目竞委会,目前,各项目竞委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已进入赛事实战状态。

  第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做好竞赛组织工作的顶层设计:依据《全国综合性运动会技术规范》的要求和竞赛组织规律,我们拟定了《全运会竞赛工作指南》、《第十三届全运会项目竞赛委员会组建工作方案》、《竞委会倒计时一周年重点工作计划》、《第十三届全运会颁奖工作方案》、《第十三届全运会测试赛工作方案》等十几个工作文件,并建立工作对接机制,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全面指导竞赛组织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五是以测试赛为契机,全面锻炼队伍,提升竞赛组织水平:本着注重实施,厉行节约,全项目、全部门、全方案的测试赛总体要求,采取全国比赛、天津市青少年比赛、模拟比赛方式进行,目前,各项目测试赛已完成90%。通过测试赛达到了综合检验比赛场馆和项目竞委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检查赛事组织、信息通讯、广电转播、新闻宣传、志愿服务、安全保卫、后勤保障、医疗卫生等各项工作,评价场馆设施、器材运转、人员协调、部门配合等场馆运行整体效果,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锻炼队伍、改进工作,确保各项目决赛顺利进行。

  主持人:我们知道前一阶段马拉松、花样游泳、网球团体的比赛都已经进行完毕了,在这些比赛的进行中我们竞赛组织部积累了很多经验,那么您再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接下来我们主要的工作思路是什么呢?

  李桂峰:在第十三届全运会设置的33个大项中,田径马拉松、花样游泳、网球团体赛已成功完毕,开幕式前还将进行轮滑冰球、柔道、现代五项等12个项目的比赛,其他项目均在开幕式后进行。由于开幕式前后比赛密度大,工作交叉点多,为保障各项比赛的顺利进行,竞赛组织部按照全运会组委会统部署,始终坚持以竞赛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下一步竞赛部将按照组委会的统一部署,紧紧依靠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按照“两个清单,两个时间表,一个机制”为工作重点,系统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

  第一是以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为抓手,建立清单式任务管理模式:竞赛组织部以测试赛为抓手,协调总局各项目管理中心做好测试赛工作的同时,派专人负责与各项竞委会对接与沟通,梳理测试赛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按照问题通报、分类梳理、责任人落实、完成情况反馈的链条式工作机制运行,逐一排查落实筹备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难点和重点。竞赛组织部按照《第十三届全运会项目竞赛委员会组建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明确竞委会工作内容,以及各部门主要工作职责,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完成时间有效的清单式任务管理模式。

  第二是以时间管理为主线,依据“两个时间表”推动赛事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竞赛组织部以各项比赛为节点,以赛前一个月为周期,以天为单位,倒排工期时间表,按照赛事组织规律和既定任务,填充工作内容,落实责任主体,不拖任务,不留死角,通过竞委会工作对接小组检查各项目工作的推动情况。系统谋划赛时各项工作安排,建立赛事每日工作流程,以分钟为单位,以任务为节点,突出赛时计划制定的完整性、精密性、可行性及标准化、流程化。

  第三是建立赛时竞赛值班和报告制度:为发挥赛事高效的指挥效能,竞赛组织部将建立赛竞赛值班和报告制度并制定比赛推迟、延期和取消应急预案,旨在统筹协调赛时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及时高效传递赛场信息和处理各项应急事件,为赛事的顺利开展建立机制保障。竞赛组织部分别设立赛时竞赛组织、场地器材、信息编排、颁奖四个不同职能的值班处室,将从8月15日起执行值班和报告制度,及时协调、处理、上报各项突发事件,全力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

  第四是竞赛组织工作重点将由模块化向系统化转变,进一步做好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下一步竞赛组织工作将由单一要素的模块化向整体系统化转变,统筹管理、分工合作。突出以竞委会为办赛主体,以场馆运行为基础的系统模式,进一步优化竞委会组织结构,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构建合并归口的服务保障体系。竞赛组织部树立以竞赛为核心,厘清竞赛组织系统的要素和结构层次,以事件和时间管理为主线,确立协调主体、目标内容、沟通形式,建立灵活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竞赛组织部围绕“三个依靠”和“一个沟通”,强化工作对接机制。一是紧紧依靠总局竞体司,建立每周至少一次联席会议制度,对竞赛技术标准和规范、赛事承办过程相关工作进行沟通;二是依靠总局各运动项目中心,按照项目中心的要求以及比赛项目的特点和规律,针对性地开展竞赛筹备工作;三是依靠各承办单位和项目竞委会,督促、检查组委会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一个沟通”是指竞赛组织部强化竞委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竞赛组织部)的协调职能,通过例会、专题会议、会商等形式进行沟通联络,互通有无,协调发挥组委会各部门的指导、服务、督导等多元功能。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李局长,今天做客我们的津云演播厅,我们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欢迎您下载“津云”客户端,了解更多资讯。朋友们再见。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