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幕在即。借此机会,我代表组委会向大家通报一下全运会组织筹备工作情况。
经国务院批准,第十三届全运会将于8月27日至9月8日在天津举办。本届全运会,竞技比赛共设33个大项、417个小项,群众比赛共设19个大项、126个小项。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华人华侨等2万多名运动员、4000多名代表团工作人员、3600多名技术官员、4000多名媒体记者和大量观赛游客等约10万人来津。
第十三届全运会恰逢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举办,既是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天津各项工作的全面检验。自筹备工作开展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悉心指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办好这届全运会的重大意义,围绕“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突出“创新、安全、绿色、节俭、精彩”理念,主要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赛事保障,精心做好竞赛组织工作。本届全运会共有比赛场馆47个,分布在我市13个行政区,其中新建场馆21个,改建场馆15个,利用现有场馆11个。我们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对竞赛使用的器材设备、信息技术传输、计时计分系统、广播电视转播系统进行严格测试,加强场馆安全检查,开展了44项测试赛和模拟比赛,综合检验比赛场馆各项准备工作,加强人员培训,提升赛事组织保障水平,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开幕式前已经顺利完成马拉松、柔道、拳击等12个竞技项目的比赛和17项群众比赛项目。
二是精心建设管理,打造全运村温馨家园。全运村规划建筑面积约71.5万平米,供全运会使用的共81栋楼座4241套房间,服务设施面积9.8万平米,能够满足全运会期间1.8万人拎包入住。每栋楼都配有服务间,提供24小时服务;配有电瓶车、共享单车,解决村内出行问题。建有运动员、技术官员和媒体记者3个餐厅,总面积25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7600人就餐。为了做好全运村的服务工作,我们分别举行了两次带人实战演练,全面检验安保、接待、车辆调度、食堂用餐等工作,8月15日全运村试运行,8月22日已正式开村,入村人员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同时,我们还提供超市、银行、票务、美容美发等服务,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确保运动员住得安心、吃得放心,在全运村得到很好的休息和放松。
三是勇于改革创新,贯彻“全运惠民”的理念。启动全运惠民免费观赛活动,在16个区设立体育惠民票发放点,做好免费发放体育惠民票工作,提供市民免费观赛票50多万张,公交客运单位规划开通了5条全运保障线路,方便市民观赛,让广大市民群众在参与全运、奉献全运的同时,享受全运带来的快乐。同时,我们还以承办全运会为契机,积极实施“全运惠民工程”,成为首个国家体育总局支持全运会举办地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大创新实验项目。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健身场馆大幅增加,新建社区乡村公共体育设施100%覆盖,六成区已完成体育设施“五个一工程”(也就是每个区县拥有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池、一个全民健身中心、一个体育公园)。
四是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进开闭幕式文体展演等重点活动。按照既节俭又精彩的原则,我们组织排练开幕式文体展演,文体展演突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主题,展现中国特色和天津元素。演员队伍以大学生和普通群众为主体,通过自愿报名、志愿服务的形式进行组织和招募。文体展演团队精心设计,刻苦排练,今晚将给大家呈现一场精彩夺目、美轮美奂的体育文化盛宴。此外,我们精心组织重要节点活动,成功举办了“我要上全运”群众比赛决赛、举行火炬传递起跑暨“全民健身日”活动启动仪式,火炬已在天津16个区进行了传递,今晚将传递到天津奥体中心体育场,点燃主火炬。“双先”表彰、体育文化展示等也都准备就绪。
五是加强新闻宣传,全力营造津彩全运的良好氛围。为了方便各位媒体朋友更好报道全运会,我们专门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主新闻中心,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交通便利,努力为大家打造一个高效、便捷、舒适的工作场所。围绕倒计时100天活动、马拉松比赛、“我要上全运”群众比赛、火炬传递等大型活动和重要节点,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和新浪、搜狐、今日头条等重点商业网站以及天津本地的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央视制作《走津门看全运》系列节目,8月2日至27日在央视体育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认真做好全运会的社会宣传,推出全运会地铁专列,全运号专机,6000多部公交车、近2万部出租车张贴全运标语,装饰89条重点道路、26条精品线路,会徽、吉祥物等形象标识已遍布全市大街小巷。“当好东道主、办好全运会、喜迎十九大”的氛围日益浓厚。
六是强化接待保障,努力实现宾至如归的目标。在接待服务方面,我们按照“各出一道菜,共办一桌席,各尽一份心、招待八方客,当好东道主”的要求,充分动员全市力量,做好来宾接待工作。全市共确定了48个对口接待单位,750名驾驶员到位参加接待工作。在全运村和主新闻中心都设有班车,提供了大巴车550辆、中巴车200辆、小型车1200辆,最大限度满足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和媒体记者的用车需求。组织制定了公共交通免费通行政策,符合条件的人员,可在全运会期间免费乘坐天津全市范围内的公交、地铁和轻轨车辆。为了鼓励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我市所有A级旅游景区点免费为获得奖牌的选手提供景区门票。天津之眼摩天轮景区为参加全运会的媒体记者提供了3000张景区门票。从本市43所高校选拔的17000余名志愿者,牢固树立“我为全运添光彩、全运因我更精彩”的信念,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周密做好医疗卫生、通讯、交通、电力、气象、环保等保障工作,保证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体育健儿和各地来宾营造便捷舒适的环境。
七是坚持底线思维,确保绝对安全、万无一失。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措施、最硬的作风,全面加强开闭幕式场馆、比赛场馆、全运村的安保工作,大力整改安全隐患,强化实兵演练,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确保绝对安全。严格开展食品药品监督检查,切实做好食材源头、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的管控,逐环节落实从农田到餐桌的监管责任,确保不发生食源性、药源性安全问题。
八是精打细算、严守纪律,确保节俭办赛、绿色办赛、廉洁办赛。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办赛办会规定,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本着节俭办赛的原则,在场馆建设上,既满足比赛需求又考虑赛后利用,确立了以市体育局系统、高校和区级场馆为主,企业、社会场馆为辅的场馆布局模式。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青少年体育相结合;二是与公共体育服务相结合;三是与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四是与竞技体育发展相结合。在竞赛器材上,本着先赞助、后租借、再购买的原则,最大限度压缩支出。严格招投标程序,严格预算管理,严格规范收支程序,确保全运会筹备工作顺利开展。
同时,我们大力开展迎全运城市综合整治,推进街景立面美化提升、净化亮化改造、交通秩序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管理效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以环境优美、服务优良、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形象迎接全运会。
第十三届全运会即将开幕,我们将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继续做好各项工作,奉献一届创新、安全、节俭、绿色、精彩的体育盛会,向党的十九大献礼,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殷切期望。
自第十三届全运会筹办以来,在座的新闻媒体对全运会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报道,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在这里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真诚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继续做好全运会新闻报道工作,为本届全运会成功举办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预祝新闻界的朋友们在津期间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