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
惆怅难再述。

  前两天又看到了关于猝死的新闻,一个年轻的生命说没就没了,不抽烟不喝酒,无任何不良嗜好,但最终还是敌不过熬夜加班的死神召唤。
  没有人会把熬夜加班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再有关于猝死的新闻,我尽量能不看就不看,戒了。点击正文下“有奖评论”,五虎篮球培训免费教你打篮球!
  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就像火车头能够拖着整列火车全速行驶一样,天津火车头俱乐部也曾是中国足球人才培养的领航者。然而时过境迁,以青训著称的天津火车头俱乐部却做出了退出2017年中乙联赛的决定,堂堂的中国“阿贾克斯”,怎么就落到了如此田地,归根结底还是那俩字——没钱!
  “好在当时我所在的天津火车头俱乐部是免费培养球员,要是换成现在的足校,我可能根本踢不起足球。”如今已是天津权健队长的张鹭曾如此感慨年少时的机遇。而从“火车头”走出来的不止张鹭一个,李玮锋、李毅、曲波、杨程、关震、冯仁亮、宋博轩、吴兴涵……在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火车头出品”的标签。
  曾几何时,火车头俱乐部给了无数怀揣足球梦想,却又家境一般的孩子去实现梦想的机会。与现如今大多数足校靠“收孩子”挣钱不同,火车头俱乐部是靠“卖孩子”挣钱。只要是火车头俱乐部看上的好苗子,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家长必须跟俱乐部签订合同,将来球员的转会费全部归俱乐部。
  火车头俱乐部从来没有在媒体上登过招生广告,都是靠别人上门推荐,或者教练到各地的各种少年比赛中去选拔队员。小球员要想进入火车头俱乐部,就必须通过俱乐部对身高、速度、意识等方面的测试,只有各项合格测试都合格的小球员才能被录用,不然给再多的钱、有再深的关系也不会录取。
  那些年,投奔火车头的孩子络绎不绝,除了在人才培养方面很出名之外,当年的火车头俱乐部还有一大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从火车头培养出来的球员,即使无法进入职业队,成为职业球员,他们还可以进入铁路系统,成为“铁老大”的职工。这对孩
子们的家人来说是极大的诱惑,因为它解决了许多家长的后顾之忧,他们不用再担心孩子踢不出来就废了,起码还能端上铁路的“铁饭碗”。
  这并不是火车头俱乐部第一次退出职业联赛,而这次俱乐部官方也确认了不会解散,会完整地保留下来,但这一次退出与之前两次有所不同。因为以前参加乙联赛只需报名即可,如今要想参加乙级联赛,就必须通过参加全国业余联赛并获得升级名额,才可以进入中乙联赛,而且业余联赛禁止职业球员参加。
  有人将火车头俱乐部的退出形容为“体制悲剧”,随着足球运动越来越职业化,像火车头这样的行业体协下属俱乐部,其发展因为受到太多限制而步履维艰。尤其是在2013年铁道部撤销之后,火车头俱乐部也失去了最大的依靠。
  从足球发展的角度来说,火车头俱乐部的没落是大势所趋,但从青训培养的角度来说,却又是极大的悲哀。一边是越来越火的烧钱大战,一边是无人问津的青训困局,中国职业足球的畸形发展日益严重。
  就中国足球的现状来说,当大部分老板们不愿意掏钱去搞青训,那么中国足球的决策者就必须站出来,通过制定规则等办法来保护那些愿意重心放在青训上的俱乐部。但是很遗憾,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国内球员的转会费在不切实际的疯狂增长。
  从浙江绿城从中超降级,到天津火车头退出中乙,在金元浪潮席卷中国足球界的年代里,这些靠青训培养为生的俱乐部最终却没能追上时代的脚步。中国足球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因为有钱,中国足球也赶上最坏的时代,因为太有钱!
 网友:a迷糊儿a
足协应该加强青训补偿机制管理,并对一些重视青训的加以补助。
 网友:烫心药
火车头真的是输送了不少人才,但没有钱也真的是举步维艰。
 网友:happyxuri
老板们要的经济效益,至于中国足球如何健康发展不是他们关心的事。
 网友:不是真的AV
体制已经没有优势,以前有八一,前卫,火车头,都逐步退出了。
一场有关足球的灾难
来!吹个转会泡泡大家看
超级丹的底线“失分”
一位资深运动员的转折点
编辑:时青华  视觉设计:边志强 桂立萌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