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第十届残运会 >> 残运新闻 >> 媒体转载


生动的一课

稿源:海河传媒中心 作者:赵睿 编辑: 曹睿智 2019-08-30 10:05

  午后的天津财经大学校园,一名女孩急匆匆地走向校体育馆,这里将要进行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比赛。女孩叫郑楚,浙江杭州人,2018级学生,她负责赛事接待工作,必须在参赛队伍到达前10分钟抵达停车场,运动员大巴车到来后把运动队领进场地。郑楚的脸上布满汗珠。

  和记者交谈时,郑楚不断地看着手表,残运会志愿者的时间观念特别重要,早到一会儿可以,晚到了就会给队伍带来不便,甚至会影响比赛。“我们学校筛选出四百多名志愿者,我分在聋哑人小组,学了一点基础手语,再难一些的要通过纸笔交流。我们作为志愿者,帮助残疾人,意义蛮大的。”

  “我特别幸运,我是浙江人,负责的是浙江女队,看自己省份的队伍打比赛,格外开心。”郑楚说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令她深受感动:“有一个运动员在赛场上摔伤了腿,她下场10分钟,然后带伤上阵,完全是咬着牙拼;还有一名运动员坚持打了4节,比赛结束后是担架抬着下来的,看见的人都被她所感动。”

  郑楚笑着说自己以前不爱运动,主要是觉得自己身材达不到运动员的标准。但是,自从为残运会服务之后她深受触动,“连残疾人都能从事体育运动,我作为一个健全人为什么要放弃运动的权利呢。体育能锻炼人的身体,还能培养人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奥林匹克的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和人生的理念是相通的。我打不了篮球、排球,还可以跑步、游泳,说干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