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第十届残运会 >> 残运新闻 >> 媒体转载


新模式新标杆 赢得各方好评

稿源:天津日报 作者:梁斌 编辑: 曹睿智 2019-09-02 08:58

  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9月1日晚在津圆满落幕。本届运动会开创了新模式,树立了新标杆,实现了新发展,是一届成功的体育盛会,高质量的办赛水平也得到了中国残联的充分肯定。在竞赛组织、综合保障、志愿者服务等方面不仅为赛事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充分展示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文明进步的新形象,给每一个与会者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美好印象。

  本届赛事是残运会暨特奥会与全运会首次同城举办。竞赛组织方面,首先实现了全运会和残运会暨特奥会技术队伍最大化的有效融合,在残运会技术队伍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全运会技术力量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残运会暨特奥会的工作人员中有80%参与过十三运。其次在竞赛场馆安排上,最大限度沿用十三运的场馆,避免了重复建设,大幅节省了经费。无障碍改建完全符合残运会标准,各代表团对比赛场馆和设施给予了高度评价。

  综合保障方面,以残疾人为中心,以保障运动员参赛为重点,在交通、食宿、医疗救护、安全保卫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无死角,满足各代表团参赛和赛事运行需要,得到了各代表团的高度赞誉,体现了我市社会各界对残运会暨特奥会的大力支持。

  志愿者服务方面,首先是专业人员志愿服务,特奥运动员健康计划医学专业性强,滨海新区组织了六家医院,集中在专门的场地,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氛围中,为每一名特奥运动员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并提供科学的诊疗意见。代表团和家长表示,如此全面和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为特奥运动员量身定做的检查项目,充满温馨的环境和温情体贴的服务,即使在医院也很难享受到。其次是青年志愿服务,充满激情,满怀爱心,富有创意,让志愿服务成为残健融合、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一场正能量的大爆发。

  本届残运会暨特奥会的竞技水平大幅提升,为备战2020年东京残奥会、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锻炼了队伍,选拔了人才。比赛中一批年轻选手脱颖而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国家队适龄运动员的表现稳定。1029名获得金牌的选手中,25岁以下的有536名,占金牌运动员总数的52.1%。各参赛代表团反兴奋剂工作经受住考验,开闭幕式期间,对残运会残奥听障项目全部10大项172个小项实施兴奋剂检查,尿检214例,血检15例,为历届之最。参与反兴奋剂拓展和体验的运动员和辅助人员达2300多人,兴奋剂检测未出现一例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