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第十届残运会 >> 残运新闻 >> 综合报道


澳门代表团团长菲能地:我除了残疾人事业没有任何嗜好

稿源:津云 作者:张爱迎 摄影蒲永河 编辑: 曹睿智 2019-09-02 09:19

  津云新闻讯:“是上天啊”,菲能地用右手食指指了指天空,淡淡地说出了这两个字。在残运会暨特奥会硬地滚球的现场,津云记者与菲能地相识,这位今年已经81岁高龄的老爷爷是此次赛事澳门代表团的团长,而在澳门的残疾人事业中,菲能地则是一位泰斗级人物。

  澳门硬地滚球缔造者

  菲能地的父亲是葡萄牙人,母亲是中国人,从小生活在澳门的他掌握葡萄牙语、粤语,但对于普通话却不太熟练。不过澳门代表团另一位工作人员自告奋勇担任起翻译工作,在普通话与粤语的交替间,与菲能地的专访娓娓道来。“硬地滚球项目是我从国外引进到澳门的,你看现在球场上这些裁判啊,很多都是当初和我学习硬地滚球这个项目的。”在采访中,菲能地首先告诉津云记者硬地滚球这个项目的由来。

  参加硬地滚球项目的运动员均为重度残疾,他们大多因为脑瘫、多功能障碍症等问题丧失自理能力,终身与轮椅为伴,所以作为教练团队之一的菲能地则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协助运动员进行训练。组建一支队伍,设备与物资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比赛所用的这些球都是从欧洲买来的,价格非常贵的,其他地方也没有卖的。”2004年,菲能地开始澳门硬地滚球队的创办工作。当聊到如此高昂价格的比赛设备该如何筹备资金时,菲能地表示:“政府对我们有一部分的资助,其他社会爱心团体也有捐献,不过依旧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我都会自费将其补齐。”

  将时间倒退至11年前的北京,2008年奥运盛事举国欢腾,此时的菲能地却陷入沉思,翻开往届残奥会比赛项目表便可以发现,硬地滚球这个项目不在其中。“当时国内并没有硬地滚球比赛项目,于是我便开始引进、组织,将自己从葡萄牙学习到的相关内容发展到国内,最终让硬地滚球运动员登上北京残奥会的赛场。”“您就是澳门硬地滚球的缔造者啊”,当翻译将记者这句话用粤语告诉菲能地时,老爷子欣慰地笑了。

  40年 只做一件事

  随着交谈的深入,津云记者发现菲能地不仅仅是澳门代表团团长这样简单的身份,已经在残疾人事业中奋斗了40年的他是澳门残疾人协会主席,并且是澳门残疾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我当初是学习康复与物理治疗专业的。毕业后,我就前往澳门的政府医院,当过护士、化验室技术人员、物理治疗师……在与众多病人的接触中我发现康复专业对于残疾人士非常重要。”有着多年医院从事经验的菲能地在1974年开始筹办澳门残疾人协会,并于1979年正式成立,时至今日已经整整40年。

  开始做一件事易如反掌,但能始终如一坚守下去并一做就是40年绝非易事。“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您走到今天?”“是上天啊”,菲能地右手食指指了指天,随后淡淡地说到。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赘述,简简单单四个字足能道尽菲能地40年的艰辛与坚守。

  除了残疾人群体外,菲能地对癌症病人、底层人士等群体进行帮助,利用论坛、讲座等形式为他们传播知识,告诉他们如何减轻身体上的痛苦。40年的残疾人事业之中,菲能地走过很多弯路与坎坷,“钱啊”,谈到最大的困难时,菲能地轻叹口气随后说道。“所以我多年来也之中在尽可能和政府进行沟通,希望多一点支持,多得到一些资助。”

  “我没有其他嗜好”

  40年东奔西走,多少次自掏腰包,菲能地将自己的爱与心大多奉献给了残疾人事业。然而我们也不能忘却他也是一个丈夫,是一家的顶梁柱。“其实最开始时我的太太是不支持的,但是我告诉太太我没有其他嗜好。如果我用在残疾人协会工作的时间去乱搞男女关系、去赌博、去喝酒甚至去吸毒,你又会过上怎样的生活?我只想为残疾人事业做一点事,再多一点。”菲能地说完这句话,旁边的人都笑了出来,这一席话简单、朴实却一字一句源自心底。

  澳门残疾人事业初现规模后,菲能地选择来到内地。“我来到广东后发现当地也有诸多残疾人群体,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学生。”菲能地说。菲能地便开始将自己在澳门工作的经验与建议传达至大陆,协助大陆创办了多个协会。

  “我今年81岁了,我已经工作60年了,澳门残疾人协会也创办40年了。”简简单单三个数字,就将菲能地的一生说清道明。在常人看来,81岁早已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但菲能地却依旧选择奔走与漂泊。“您准备将残疾人事业进行到何时?”“有生之年都会继续下去。”一句有生之年,菲能地说得坚定无比。采访的最后菲能地告诉记者目前澳门正在建设一家更为全面的一员,而他也是筹备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采访结束后,正当津云记者与摄影记者准备离开之际,菲能地叫住我们,拿出了两张名片和一个徽章送给我们。徽章并不大,与五分钱硬币差不多大小的徽章上用墨绿色的字印刻着“中国澳门残奥委会”八个字。翻开名片,满满一页纸张上写满了菲能地的各个职位与头衔。此时此刻,薄薄的纸张与微小的徽章却在记者手中重若千斤,仿佛透过它们就能看到菲能地多年来奔波辛苦的身影,这身影是曾经的青葱少年郎,也是如今的抖擞白头翁。(津云新闻记者张爱迎 摄影蒲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