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全运会在一片赞扬声中落下了帷幕,打开各大网站,我们看到的都是红色的字体,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正面的声音。没有人再去提那三个药检阳性的运动员,没有人再去提起赛场上那些不道德的竞争手段,人们脑子里想的就像眼前看到的一样,一派祥和。
只是,在我看来,祥和闭幕的全运会已经不需要什么褒奖,因为褒奖太过于沉重,可能会将这项中国已经举行了11届的盛会压得喘不过气来。当下它最需要的是一针清醒剂,让所有相关人士能够看清楚我们的全运会不只是几例药检不过关那么简单。
不是每个运动员都是郭晶晶
全运会对于中国,就好像奥运会对于世界,汇聚了全国各个项目的优秀选手。只是除了彭帅、林丹、郭晶晶……还有太多的不知名的运动员在省队甚至更基层的队伍中摸爬滚打。能够到全运会参加比赛的也是各个省的佼佼者。在这些佼佼者中,太多人都是无名的,不是每个人都有郭晶晶的效应,而一旦他们能有了到全运会展示自己的机会,那么夺金必然是心中的目标。
一枚金牌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你在这个项目上所有付出的肯定,随之而来的有至少来自于省里的一笔奖金,以及可能会接到的各种各样产品的代言,当然还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所带来的利益。
郭晶晶在中国毕竟是少数的,不是每个人都像她一样坐拥亿万家产,更不是每个人都像她一样能够结识富豪并待嫁,她是金字塔的塔尖,基座上有千万人在等待着一个机会向上攀爬。他们有的人月收入只是1000元,甚至可能更低。这样的运动员,一旦有了机会去赢取那几十万的奖金(有可能会跟高),他们会怎样?或许比不上奥运会,但是对于那些清贫的运动员来说,几十万的奖金又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呢?
不是人人都愿意遵守规则,不然这世上就不需要警察了。
在全运会的赛场上,裁判就相当于警察,只是有时候裁判也需要生活。
裁判在干什么?
我们没有证据证明本届全运会的哪个裁判收受了不该接受的利益,我们只知道在本届比赛的赛场内外都充斥着对裁判的严重不满。有的运动员和教练在赛后就直接质疑裁判,而有的运动员则通过质疑对手的方式间接对裁判表达了不满。
女子柔道无差别级亚军江苏队员刘欢缘和教练均对裁判的改判以及判罚表示不满;网球混双赛场上,上海的周奕妙险些因为裁判的判罚退赛;男子古典式摔跤120公斤级的比赛后上海主教练盛泽田咆哮赛场辱骂裁判……
不胜枚举的例子,加上有的跳水裁判爆料跳水比赛冠军内定以及跆拳道裁判全运结束后跳楼自杀,让我们这些局外人不得不怀疑全运会裁判执法的公正性。
但是有时候,有问题的不是裁判,而是运动员。
请告诉我“体育道德风尚奖”是什么
还记得湖北男篮和上海男篮的那场比赛吗?还记得湖北队那个“自杀”的投篮吗?为的只是不打加时赛,让对手因为分差过小而滚蛋回家。那场比赛的裁判是公正的,当时就判罚这个球无效,但是做出这个可笑事件的确是球员。
赛后篮协第一时间对湖北队做出了处罚,相关的运动员停赛一场,同时根据有关规定,湖北队失去了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评选资格。
这是一个挽救及时的错误,但是我想问一下,体育道德风尚奖是什么东西?一座奖杯?一张奖状?还是一份奖金和随之而来的社会效益?在“成王败寇”的理论指导下,这个精神世界的奖励仅仅存在于精神世界。从第一届全运会举办以来,没见过哪支代表队因为得了这个奖而没获得任何成绩就喜形于色的。这个奖项只是华丽丽成绩单的一个附属。没有了这个奖项,冠军照样是冠军;没有了冠军,这个奖项形同虚设。
为何在利益面前,一切靠边站
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道德、公正在某些赛场上变得形同虚设?除了人性本身的趋利性以外,这背后是不是有一些体制或者规则上的不健全呢?
是想到前阵子被曝光的英国几名奥运冠军的现状以及他们的收入情况,再看看我们这些奥运冠军,我们不难想到在对于成绩的奖励上,我们的确比许多西方国家要大很多。这不仅仅表现在奥运会上,全运会如出一辙。
为什么各个省市要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奖金来奖励全运会上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无外乎就是对他们给地方争光表示感谢,但这在最初只是一种感谢方式,和慰问、说声“谢谢”是一样的。只是随着经济发展,我们的奖金越来越高,高到那些收入微薄的运动员不惜铤而走险。于是在赛场上,我们问到了兴奋剂的味道、我们看到了不良竞争的硝烟、我们听到了不和谐的声音。
有很多东西,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体育有那么多潜规则?或许我的外语水平不够支撑我去了解其他体育强国的那些潜规则,才导致我满眼都是我们的不足。只是能够看到不足,才说明我对中国体育没有死心,“哀莫大于心死”。如果像我对中国足球一样,那恐怕我就要考虑改行了。
像我这样的人大有人在,渐渐的看到了一些真相,开始质疑中国体育的某些问题,但还是希望能够朝前发展。但世人都不是傻瓜,再好吃的美食,变质了就要扔掉,当一天有些人选择扔掉“中国体育”这份儿美味的时候,“刘翔们”纵使是鲍鱼,也不会再被人留恋。(文/季婕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