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概述
板球,又名木球,一向给人称颂为“绅士的游戏”,是一项崇尚体育精神的运动。2010年广州亚运会板球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板球起源于英国,盛行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家。直至今日,板球还是被看成中产阶级的运动。虽然出身高贵,英国目前正在采取措施,普及板球运动。
起源与发展
板球运动的发源地相传是英国的东南部。有文献记载,在13世纪英国的肯特郡,英王爱德华一世曾参与过类似板球运动的活动。在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有这样幅画:一名修道士打扮的人正在向另一个人投掷一球类物体,对面的人用一根木板状的东西尝试击球,在击球手后面有一个球洞,并没有桩门。游戏的主要目的就是投球手尽量接住球或者将球投入洞中。这一记载可能就是最早出现的板球运动的雏形。这项运动14—15世纪仍然十分流行,目前国外大多学者公认这种当时在英伦三岛广为流行的游戏就是板球运动的最初形式。板球运动的英文名称“cricket”,很可能是从当时牧羊人所用的手杖cric演变出来。
十七世纪,板球在英国已经相当流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板球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1750年左右,汉普郡的翰伯顿建立了一支板球俱乐部。1788年,玛丽勒本板球俱乐部制定了第一套规范英格兰各郡之间板球比赛的板球规则。
古代的板球往往无正规球场,而选择在乡下平整的草地上进行。比赛结束后,参赛者们便走进附近的小酒馆切磋技艺,增进友谊,体现出了英国绅士彬彬有礼的风度。
过去近20年来年来,澳大利亚一直是板球运动的霸主。但英格兰的实力正在回升,更因为几个球员外形俊朗,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的球迷捧场。英国目前正在采取措施,普及板球运动。
竞赛规则
目标
板球是以击球、投球和接球为主的运动。参与者分两队作赛,通常每队11人,一队做攻击,另一队做防守。攻方球员为击球手,比赛时每次只可派两人落场,致力夺取高分数;一人负责击球取分,另一人配合夺分。守方则11位球员同时落场作赛,一人为投球手负责把球投中击球手身后的三柱门,力图将他赶出局,其他球员为外野手,负责把击球手打出的球接住,防止攻方得分。攻方的击球局完结后,两队便会攻守对调,得分较高那队为胜方。
投球的一方则尽力将对方的击球手出局。击球手出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投球手击中门柱
2、球由击球手击出后未落地前被投球方队员接住。
3、击球手的腿挡住了球。如果球投在了两个球门柱之间的狭小地带以内,而投球手的腿挡住了原本将击中球门柱的球,击球手出局。这个规则与足球里的越位类似。
4、球门柱被球碰到。当击球手在跑动时,投球方的接球员时刻准备用球击中门柱,如果接球员在击球手跑回气球区之前用球击中门柱,该名击球员出局。
5、击球员如果用手捧球,即手球,也出局。这种情况较少发生。
6、故意第二次击球
7、超时。这种情况也很少发生。板球是一项绅士运动,双方队员相互尊重。根据规则,门柱被击中后,新的击球手必须在3分钟以内就位。如果晚于三分钟,击球手出局。
8、击球手触碰到门柱
9、击球手阻碍视线,很少发生。
10、没有完成跑动。跟第4项类似。
球员规定
投球的一方11名队员全部都在场上,但是击球的一方一次只有两名球员在场上。
投球方的队长可以将9名接球员安置在球场周围。另两名则分别为投球手和门柱守门员。
投球手投球,而对方的击球手则击球,并设法完成跑动得分。每在两个门柱之间跑动一次,得一分。
如果击球手击出的球到达场边,得4分。如果将球击出界外,得6分。
虽然击球方的11名队员都有机会击球,但如果有10名击球手已经出局,则正个队都算出局,因为最后一名击球手已经没有队友可以与他合作。
一场球不一定要整个对出局才算结束,如果队长认为自己这方已经取得足够分数,它可以宣布本场比赛结束。
双方都可以有一名替补队员,叫做“第十二人”,但他不能投球,也不能击球,只能接球。
比赛时间
板球比赛时间长度不一,国际板球锦标赛的一场比赛每天进行六小时或以上,并长达五天;还有许多午餐和饮茶的休息时间;以及丰富的板球术语,都是使板球门外汉非常困扰的原因。但对于球迷来讲,这项运动以及顶级板球国家队之间的激烈竞争,都为他们提供了充满激情的娱乐,甚至偶尔会发生外交冲突,如英格兰与澳大利亚之间臭名昭彰的快速投球系列赛。
比赛场馆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板球比赛将于2010年11月13至26日在广州广工板球场举行。
场地设施球道
1、球道的面积
球道是一长方形,长22码/20.12米,及宽10英尺/3.05米,头尾两端为投球白线,而两侧为设想线。一设想中线与球场中的中柱连在一起。
2、球道的合适度
裁判为最终裁决球道是否适合比赛。
3、选择及准备球道
比赛前,场地主管须负责选择及准备比赛球道。比赛期间,裁判须负起监管、使用及维修。
4、更换球道
一般情况下,球道不可能在比赛中途更换,除非裁判认为球道不适合比赛或有危险,并且得到两队队长的同意。
5、非天然草球道
如使用非天然草球道,人工球道之规格为
长- 不少于58英尺/17.68米
宽- 不少于6英尺/1.83米
三柱门
1、宽度及固定
两组三柱门须平行置于球道两边,相隔22码/20.12米,每组须为9英寸/22.86厘米宽,并由三支柱及两小木置于顶上。
2、球柱的尺码
竖立的球柱须离球道表面28英寸/71.1厘米,并为一柱体。每柱直径不能少于1 3/8英寸/3.49厘米及不多于11/英寸/3.81厘米。
3、三柱门小木
(a)当小木放置于门柱顶部时
(i)不能超越门柱顶1/2英寸/1.27厘米
(ii)当小木放置在门柱顶部时,不会干扰门柱垂直度。
(b)每小柱必须符合下列规格。
全长4 5/16英寸/ 10.95厘米
桶长2 1/8英寸/ 5.40厘米
长塞1 3/8英寸/ 3.49厘米
短塞3/16英寸/ 2.06厘米
广州亚运会赛程广州亚运会半球比赛设男女子两个小项。第十六届亚运会板球比赛采用20/20赛制,即每队各投20回合,然后交换防守方和进攻方,最后根据双方得分判定胜负。在本届亚运会的板球男、女子比赛里,分别有六支代表队在小组赛阶段(不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将被分成两个小组,每小组进行单循环赛,获胜队得2分,平局得1分,负者得0分。每组前两名和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及孟加拉进入四分之一决赛。从四分之一决赛到决赛均采用淘汰赛制。著名运动员伊姆兰·汗
伊姆兰·汗是巴基斯坦最伟大的板球运动员。他热爱他的祖国巴基斯坦,同时也非常热爱板球运动。
在拉合尔雄狮队效力多年的伊姆兰·汗因辉煌的体育生涯使他在政坛上也有作为。
重大事件1598年,位于吉尔福德的皇家文法学校(Royal Grammar School, Guildford)里已有学生参与板球运动。这通常被认为是板球在英文中的首次提及。
1963年,英格兰各郡为迅速结束比赛而改良了比赛规则:即每场比赛有严格限制的投球轮数,由此板球运动进入新纪元。
1971年,出现新的单日国际板球赛赛制。
1975年,国际板球理事会迅速采用了新的赛制举办了首届ODI板球世界杯比赛。
2010年,板球将进入2010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板球的四种赛果
胜利
假如说一个队胜利了,有三种情况:
1、成功追回制定分数,表示方法是:在N个未出局情况下胜利。
2、成功保住制定分数,表示方法是:以N分胜利。N=胜利方总分-失败方总分。 3、剩余一局未打便成功保住制定分数。这种情况只发生在无限制回合赛中,表示方法是:还剩余一局未打的情况下以N分胜利。N=胜利方分数-失败方总分。
和局
和局出现在无限制回合赛中,意思是在比赛时间内未分出胜负,投球方没能把击球方送出,击球方也没能完成制定分数。和局在比赛中经常出现,天气恶劣也是出现和局的一种因素。当然和局不表示比赛无聊乏味,有时候将失利婉转为和局的重要性也不亚于反败为胜。
平局
对比和局,平局的出现次数极少。在近2000场测试赛中,仅出现了2次平局(1960年澳洲对西印度群岛和1986年澳洲对印度)。平局出现在击球方在两队总分相等的时候全出。国际性单日比赛中出现了23次平局,最近一次是在08年2月20日英格兰对新西兰。而在刚刚出现的国际性二十20比赛中就已经出现了4次平局。值得注意的是,在1996年12月一场英格兰对津巴布韦的测试赛中,出现了两队总分相等的和局。这也是在板球历史上唯一一场等分的和局。
无结果
无限制回合比赛出现和局,而在限制比赛中则叫做无结果比赛。意思是由于特殊因素比赛未能分出胜负,比赛没有结果。无结果比赛经常由于天气原因中断比赛而出现。为了尽量将中断的比赛得出结果,出现了D/L计算方式,或者"达克沃斯/刘易斯计算方式",由富兰克-达克沃斯和托尼-刘易斯制定,用来计算第二队在限定回合被缩短的情况下的制定分数,从而能够得出比赛结果。
板球的比赛形式
对抗赛
对抗赛是始于1877年1876/77届英格兰板球队澳大利亚巡回赛的一种国际板球比赛形式。首届对抗赛于1877年3月15日开始,规定每个投球轮4个投球。3月19日,此次对抗赛以澳大利亚胜出45跑结束。
在两队第九次交手之后,英格兰和澳大利亚之间举行的板球系列对抗赛被称作为“灰烬杯”。此项系列赛的奖杯是一座小而易碎的陶质骨灰瓮。此奖杯是在1882/83届英格兰板球队在澳大利亚获胜之后,一群墨尔本妇女向当时的英格兰队长艾弗•布莱赠送的,据说里面装有两队在第二届对抗赛时使用的一块三柱门横木或一只板球的灰烬。(此项赛事现在仍在举办,每两年左右一次,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板球赛。)
随后,全世界举办过超过1700场对抗赛。自孟加拉于2000年首次登场,成为最新获得对抗赛资格的国家之后,参加对抗赛的国家也增加至10个。如今的对抗赛是双局比赛,每轮6个投球,并且延续5天或以上。
单日赛
单日赛,也称“限制轮数赛”或“即时赛”,由传统的英式板球发展而来,每队只有一个限定投球轮的击球局,提高了比赛上座率。单日赛在1960年代开始出现,它所需时间较对抗赛短,场面则更为激烈。单日赛首场比赛举行于1971年。当英格兰队在澳大利亚巡回时,一场对抗赛因雨终止,单日赛从此便大受欢迎。1975年诞生的板球世界杯更增强了这一趋势。虽然被称作单日比赛,但如果比赛因雨中止,将会延续到第二日(近几年由于延续比赛的影响甚大,包括安排让球迷第二日回到球场等事宜,裁判通常缩浅比赛的球局数以求当日完成赛事,而缩减的局数则是经由裁判以规则所定的公式算出)。昼夜比赛通常会将比赛延续至夜间。使用彩色球衣,更为频繁的赛事及更加注重比赛结果等创新使得ODI比赛更为激烈,令人紧张和兴奋,因此拥有众多支持者。一些如快速得分,高难度的接球方式和精准的投球等策略则使得这种比赛形式较对抗赛更加充满活力。
单日国际赛
通常为50轮,为国家与国家间的比赛。现行的板球世界杯便采此形式。
顶级赛
顶级赛是一种在天然草坪(相对于人工草坪)上进行至少三天以上的高水平国际或国内比赛。一场比赛的级别取决于本场比赛中参赛队伍的级别。所有对抗赛国家都可以参加顶级赛,无论是他们的地区、国家、省或郡队。肯尼亚,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对抗赛国家,它和其他顶级赛队伍之间的比赛被认为是顶级赛事,但它的国内赛事却不可以。通常来说,只有在比赛双方都是顶级赛级别的时候,本场比赛才能确定为顶级赛事。因此,一场两支对抗赛国家队之间、ICC完全会员国(除肯尼亚之外)的国内队伍之间,或一支对抗赛国家队和另一支对抗赛国家的国内队之间的比赛,都可以被认为是顶级赛。对抗赛可以被当作顶级赛,但单日比赛除外。顶级板球比赛的诞生时期以前被认为是1815年,即拿破仑战争的尾声,但近来被提前到1801年。
其他形式比赛
板球运动还产生了一系列规则改良用来吸引更多球迷的比赛。以“二十20”规则为例,由于这种比赛规定每局20轮,使得比赛异常短促,却引起极大的关注。这种比赛并不被ICC认可为正规比赛。
为青年选手创造的版本有“双日”比赛等。其他各种类型的比赛通常会使用如沙滩或冰等不同的球场。
中国板球运动现状
板球运动起源于英国,棒球和垒球运动则是从板球派生而来。板球至今是英联邦国家最喜爱的运动,在印度它被视为国球。板球虽然不像乒乓球、垒球等球类运动那样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其实它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八五一年成立的香港木球会,也是英格兰之外建立的第一批板球俱乐部。而在中国大陆,早在一九五八年开始上海和北京就出现过板球比赛和板球俱乐部,不过打板球的主要是驻华的外国人。
现在,随着中国板球协会在二零零四年加入了国际板球理事会,板球在中国又重新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