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名门学海涯,
苦历数载终归家。
拱手相问众亲好,
门前绽开芙蓉花。

  时间过得真是快啊,2015年匆匆而去,转眼已是2016年,新年自然要有新气象,大家都许下了什么愿望,要在新一年去实现呢?
  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将我所热爱的体育新闻工作坚持下去,并且越做越出色。“有奖评论”活动继续停摆,请各位等待下一轮奖品到来!
  时间总是匆匆而去,转眼之间,已是公元2016年,而当许多人还没来得及盘算新一年计划时,来自中超的各家俱乐部却早已开始备战新赛季。其中,三年内两夺亚冠冠军的广州恒大自然是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2015年圣诞节当天,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官方宣布签约徐新、李源一两名留洋小将,作为送个球迷的2015年“圣诞礼物”。
  实现了中超五连冠,又在三年内两夺亚冠冠军,在大部分球迷看来,广州恒大已经功成名就。然而前不久,中国足协官网公布了中国国奥队出征第二届U23亚洲杯的23人大名单,队中尽是国脚的广州恒大队,却仅有廖力生一人入选国奥队。就连上赛季勉强保级的天津泰达都有三人入选,无疑是“啪啪”打了广州恒大的脸。
  广州恒大与徐新、李源一两名年轻球员的签约,代表着这家俱乐部引援方向的变化,开始增强球队未来的人才储备。然而,对于广州恒大“回购”海外球员的做法,却遭到了许多球迷甚至业内人士的质疑。一场关于留洋球员该不该回国的大讨论,也就此展开。
  在反对者看来,在国外踢球的中国球员本来就少,球员放弃留洋机会回来踢中超,不符合中国足球的长远利益,可以说是历史的倒退。恒大走捷径“回购”海外年轻球员,动摇了中国足球的青训体系,甚至是对中国足球的釜底抽薪。在他们的眼中,习惯了“强取豪夺”的广州恒大,为了眼前的一己私利,从来不计后果。
  但是我想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正所谓树大招风,再加上广州恒大的成功与中国足球的失败形成了巨大反差,不免会让一些人觉得,正是因为广州恒大没有守中国足球的“规矩”,最终挡住了中国足球的前进之路。说白了,这就是“吃不着葡萄说
葡萄酸”的心态,其实广州恒大之于中国足球是功大于过,如果没有广州恒大,想必中国的足球职业联赛还是一潭死水。
  广州恒大的功与过先放一边,咱们就说说,为什么外国的月亮比咱这的圆?其实并不是人家的月亮圆,只是中国足球头顶上被“雾霾”遮住了天。把我们的球员送到足球发达国家去,确实是一条提升中国足球实力的正确道路,但走出去并不是目的,我们的球员在外面能得到什么才是关键。
  有媒体直接发问,“如果当年韩国、日本的球队,争相把自己的年轻球员重金回购,那还会不会有孙兴民、香川真司这些人了呢?”而我要说的是,孙兴民、香川真司当年怎么走出去的,而我们的许多年轻球员又是通过怎么的途径出去的?我想众媒体不是不知,打个比方吧,凭实力考上大学,跟花钱上大学能相提并论吗?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就话本身是没有错的,但如果你到达自身无法承受的高度,“高原反应”就会立即显现。想当年,董方卓头顶“天才”之名转会曼联,年仅19岁就达到了职业生涯颠覆,羡煞旁人。但最终时间证明,董方卓在“高处”荒废了最宝贵的几年,到头来只落得个董卓的身形。所以说,张琳芃别急着去皇马,也不是没有道理。
  有人说,现在中超的“金元风暴”越刮越邪乎,萝卜都能卖出人参的价,但如果把责任都归咎于广州恒大的财大气粗,显然是片面的。中超之所以会“萝卜成精”,归根结底,就是后备人才匮乏导致物以稀为贵。
  “出口转内销”只是中国足球市场的一种表象,并不值得大家争论不休。倒是现在许多俱乐部缺少徐根宝十年磨一剑的真心和坚韧,把建足校、搞青训做成盈利工具或面子工程,值得整个中国足球界去反思。
 网友:2R4EVER
说实话,他们在国外想更往上走基本没机会,回国也肯定选最好的吧。
 网友:Daniele16
出口转内销有利于中国足球发展?郜林这种国脚都打不上比赛。
 网友:苏丶文杰
在国外低级联赛踢,也是会成为下一个瓦尔迪,在中超,不可能。
 网友:刁民刁民刁民
怪恒大买球员?醉了!南美一有优秀苗头还被欧洲割走呢!
 
当足球赛遇上坏天气
马布里的中国“觉悟”
宣传真相 拒绝炒作!
桑兰有没有被害妄想
编辑:时青华  视觉设计:边志强 桂立萌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